ESG 是什麼?一篇掌握 ESG 報告撰寫、策略、SDGs 與國際永續趨勢
- Peter Anderson

- 6月25日
- 讀畢需時 10 分鐘
已更新:7月22日
前言
ESG(環境、社會與治理)已經不再是一個可有可無的流行詞,而是現代企業打入國際供應
鏈、獲取客戶信任與吸引資金的基本門票。隨著氣候變遷議題升溫,歐盟碳邊境調整機制
CBAM 與 CSRD 永續報告規範逐步實施,越來越多企業發現,若沒有一份結構完整、數據透
明的 ESG 報告,未來不僅無法取得國際訂單,甚至可能在國際合作中被排除在外。尤其對台
灣這樣出口導向的經濟體來說,ESG 不只是環保形象,而是一項攸關企業長遠營運與競爭優
勢的投資。MoAir 長期深耕於 IAQ(室內空氣品質)與智慧節能領域,結合 ESG 顧問與實際
執行經驗,協助從小型公司到大型集團,一步步建立可落地的 ESG 管理系統,並讓每分投入
真正帶來省電、減碳、形象與訂單的正面效益。

環境構面:從看不見的碳開始,從看得見的數據落實
環境構面(Environment)是 ESG 的基石,許多企業的 ESG 進程正是從環境數據管理開始起
步。企業每天用電、用水、排放廢氣、產生廢棄物,這些都與碳排放息息相關。許多台灣工
廠主初聽到「碳盤查」總認為複雜又昂貴,但實際上,從最基礎的 IAQ 與空調能耗管理著
手,就是最經濟有效的起點。以 MoAir 的客戶為例,一家中型電子廠過去僅靠固定時間開關
空調,未採用智慧化系統,造成夏季電費暴增。導入 MoAir AI 監測後,透過 CO2 與溫溼度
感測器調整空調運轉模式,一年下來電費省下 18%,換算成碳排更減少了近 50 噸。這樣的
做法,不僅數字可被追溯,也能直接用於未來提交 CBAM 所需的產品碳足跡報告。當工廠把
數據透明化,客戶更有信心,政府也更容易核發相關減碳補助。
社會構面:把員工與社區放在企業永續的中心
在許多老闆心中,社會構面(Social)最常被忽略,認為只要照顧環境就萬事 OK,然而國際
ESG 評分中,社會面卻往往佔有近三分之一的權重。它評估的不只是捐款做善事,更關鍵的
是企業對內如何照顧員工權益、促進多元平等,對外又如何與社區共生。在多家醫療與服務
業實務中發現,員工的滿意度與離職率與室內空氣品質與工作環境舒適度息息相關。一家北
部診所引入 IAQ 與 PM2.5 智慧淨化系統後,護士群的慢性呼吸道過敏狀況明顯下降,同時
因病請假率降低了 35%。更進一步,這間診所將 IAQ 改善成效寫入 ESG 社會面報告中,成
為員工福利提升與品牌信任的活廣告,吸引了更多求職者和病患主動選擇。
治理構面:穩健的內控與誠信,才有持續的永續
治理構面(Governance)關注的是企業是否具備透明與負責任的內部管理機制。從董事會的
獨立性、內部稽核的定期性、到是否有完善的反貪腐政策與供應鏈管理標準,這些都是國際
投資人與審核單位最關注的 ESG 核心。在輔導製造業 ESG 報告時,發現許多公司表面上都
有 SOP,但實際執行落差大,數據散落各部門,無法集中產出完整治理報告。因此,MoAir
顧問協助客戶建立跨部門數據中心,並設置定期內審流程,每半年出具內部治理自評報告,
同時將空氣品質與能源數據納入年度報告中,既符合 GRI 與 CSRD 的治理要件,也大幅降低
外部查核的糾紛與成本。

ESG 與 CSR、SDGs 的差異
在永續經營領域,企業經常會同時聽到 ESG、CSR 與 SDGs,但三者雖相關,重點卻各有不
同。ESG(環境、社會、治理)是一種投資與經營指標,強調企業以可量化數據證明對環境
保護、社會責任與內部治理的落實,並且通常用於供應鏈審查與投資評分。CSR(企業社會
責任)則偏向自發性,強調企業主動投入公益、社區回饋、員工關懷等形象加分行動,較少
硬性量化要求。SDGs(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則是全球 17 項共同目標,包含消除貧窮、氣
候行動、良好教育等,是各國政府、企業與非營利組織在策略上對齊的大方向。簡單來說,
SDGs 是目標地圖,CSR 是道德自律,ESG 是投資評分與市場生存的量化證明。三者相輔相
成,幫助企業走向永續發展的康莊大道。
10 大產業應用
1) 半導體
台灣半導體廠商一直是全球淨零與 ESG 推行的領頭羊。某晶圓代工巨擘早在五年前就簽訂綠
電長約,同時投資建造自有再生能源廠,確保能源來源永續。導入智慧 IAQ 與耗能監控系統
後,廠房冷卻塔與空調用電即時調節,省電 12%,碳排年減 6000 噸,國際大客戶對其碳足
跡透明度給予高度評價,簽署長期供應合約無後顧之憂。
2) 醫療
某大型醫療體系將永續納入醫院認證重點。全院裝設室內空氣品質即時監測,搭配節能型空
調與智慧排氣系統,病房感染率下降 25%,並減少了冬季過度加熱造成的能源浪費。該醫
院還把空氣品質數據公開於 ESG 年報,獲得健康建築與永續醫療雙認證。
3) 金融
某國際銀行集團設立 ESG 專責部門,將企業客戶的 ESG 評分列入貸款利率計算依據。透過
ESG 永續輔導方案,為中小企業提供 ESG 盤查與 IAQ 改善服務,客戶在短時間內完成報告並取得優良評分,成功爭取更低的融資利率與較長的還款期。
4) 餐飲
知名咖啡連鎖品牌自疫情以來更注重用戶用餐安心感,全面淘汰塑膠吸管與一次性杯蓋,改
用可重複回收材質。同時店鋪採用IAQ 智慧監測,後廚油煙控制與前場空氣循環數據實時顯
示在螢幕上,顧客體驗大幅提升,品牌好感度翻倍。
5) 物流
大型快遞公司為了達到 2030 全車隊碳中和目標,逐年將柴油貨車換成電動廂型車,並在配
送中心安裝環境感測器與 AI 路徑規劃系統,有效縮短行車時間、降低碳排,同時減少司機
長時間曝露於封閉空間的健康風險。
6) 農業
南部某大型有機蔬果產銷合作社在 ESG 政策導入環境感測器,結合溫濕度、空氣質量監控與
智慧灌溉系統,減少用水 30% 並降低化肥用量。生產履歷透明化後,產品出口日本與歐洲
的銷售量年增 50%,成功打入高端有機市場。
7) 能源
傳統火力電廠積極轉型,加裝空氣品質監測站,隨時掌握排放狀況,並引進部分再生能源配
比、增加儲能設施,逐步降低對煤炭與重油依賴。該案成為地方政府低碳能源示範點,吸引
民眾與 NGO 參與監督。
8) 建築
新落成的大型商辦大樓採用綠建築一體化解決方案,全棟配置智慧 IAQ 感測、節能玻璃帷幕
與高效空調,年電費比傳統大樓低 25%。物業公司將空氣品質數據作為租戶 KPI,進一步提
高出租率與租金溢價。
9) ICT
某雲端服務巨頭為了因應 ESG 評級與用戶對綠色雲端的需求,改造傳統資料中心,導入液冷
伺服器與空氣流通控制,運算效率提升 18%,耗電量降低 22%。該案例被列為亞太區低碳
ICT 典範。
10) 公部門
啟動智慧校園低碳計畫,超過 100 間教室與公辦幼兒園裝設 IAQ 感測與節能燈具,師生學
習空間舒適度提升,校園碳足跡每年下降 10%,獲得教育部與家長會一致好評。
企業如何推動 ESG:四大實踐重點
想讓 ESG 不只是口號,企業需掌握四大核心實踐要點,才能確保落地並獲得內外部認同。
一、內部政策與責任治理
首先,企業必須從董事會及高階主管層面明確承諾永續責任,建立永續發展政策,並指定專
責小組負責規劃與執行。公司治理要透明,內部稽核制度需健全,才能確保各部門依目標執
行,落實誠信經營。
二、節能減碳與綠色供應鏈
環境構面落實的核心是節能減碳。從空調、照明、機台運作等耗能大戶下手,導入智慧 IAQ
與 AI 節能平台,持續優化能源使用效率。同時要求供應商遵循環境友善標準,並進行碳盤
查與減排計畫,共同建構綠色供應鏈。
三、利害關係人溝通
ESG 的核心精神是與利害關係人(員工、客戶、供應商、股東、社區)保持雙向溝通。企業
應定期蒐集各方關注議題與意見回饋,將其納入決策過程,並以公開方式向外界揭露永續進
展,增加企業信任度。
四、ESG 報告撰寫與績效追蹤
最後,將所有 ESG 行動與成果整理成年度報告是必要且必備的步驟。內容需包含環境數據、
社會面績效與治理改善成效,並接受第三方審核或認證。透過指標化管理,企業可持續追蹤
目標達成度,並依國際準則(如 GRI、ISSB)持續更新報告內容,強化市場競爭力。

SOP:從零開始到永續執行的實務指南
對多數中小企業而言,最怕聽到 ESG 覺得離自己很遠,或者認為光做一份報告就要花大錢找
顧問。MoAir 團隊的實務經驗告訴大家:正確 SOP 能幫企業省錢、省時間,還能幫訂單加
分。
Step 1:由董事長或總經理簽署 ESG 承諾書,成立跨部門工作小組,包含 HR、EHS、財務、法務與 IT。
Step 2:找 MoAir 進行初期碳盤查與 IAQ 現況檢測,盤點能源、水資源、廢棄物流向。
Step 3:設定可量化目標,例如 1 年內節能 10%、用電減 15%、取得 ISO 14064 或健康建
築認證。
Step 4:導入 MoAir 智慧 IAQ + AI 平台,讓空氣品質與能耗數據自動化收集,每月自動生成
報告,減少人工誤差與重複人力。
Step 5:每季召開 ESG 小組會議,檢討 KPI 是否達成,必要時由 MoAir 顧問提供技術調整與
員工教育訓練。
Step 6:邀請外部第三方查驗機構核對數據,取得國際認證證書。
Step 7:將成果納入年度 ESG 報告,供國內外客戶、投資人、政府單位審核,形成可持續更
新的 ESG 資料庫。
有了明確 SOP,ESG 不是複雜的學問,而是一步一步、可複製、可驗證的競爭武器。
FAQ:客戶最常問的 10 個真實疑問與答案
Q1:我們公司很小,做 ESG 有意義嗎?
A1:只要你供貨給國際品牌,對方一定會要求 ESG 透明度,沒有準備就可能被替換。
Q2:做一份 ESG 報告要多少錢?
A2:MoAir 建議分階段進行,先盤查與 IAQ,初期花費有限,省下的電費與合約續約價值遠
高於成本。
Q3:需要多久才能完成?
A3:依公司規模,最快 2~3 個月內可產出初版並拿到第三方驗證。
Q4:報告要找誰寫?
A4:MoAir 顧問可提供標準範本與撰寫輔助,內部只需提供真實數據即可。
Q5:政府有補助嗎?
A5:許多縣市針對節能、空污改善與 ESG 盤查都有專案補助,MoAir 可協助申請。
Q6:AI 智慧監測真的有用嗎?
A6:有用,因為比人工填報快 10 倍,且誤差率低,國際客戶也要求自動化數據可信度。
Q7:我們員工會抗拒嗎?
A7:MoAir 顧問會協助內訓,將 ESG 與績效獎金連動,讓員工明白執行的重要性。
Q8:做 ESG 有什麼好處?
A8:保住現有訂單、拓展新市場、降低營運成本與碳稅風險,還能塑造永續形象。
Q9:需要年年做嗎?
A9:建議每年滾動更新,因為國際法規與客戶要求會持續提高。
Q10:若資料被發現有誤怎麼辦?
A10:MoAir 平台資料全程留痕,可追溯、可補正,第三方也能快速核查,確保無誤差。
國際 ESG 趨勢與挑戰
國際企業案例
放眼國際,Apple、Google、Microsoft 等科技巨頭早已將 ESG 納入供應商合約條款。以
Apple 為例,不僅自建綠電,還要求供應鏈全面提供碳盤查與減排計畫,未達標者可能失去
供貨資格。亞洲許多品牌如 Sony、三星也正積極導入 ESG 審核制度,將永續作為品牌價值
的一環。這些國際龍頭案例證明,ESG 不僅是形象,更是企業競爭力的核心。
AI 與數位工具輔助 ESG 的新趨勢
隨著人工智慧技術成熟,企業導入 AI 與數位工具進行 ESG 管理成為新趨勢。例如,智慧
IAQ 監控可即時掌握室內環境數據,AI 演算法能預測耗能與碳排變化趨勢,協助企業及早調
整運營模式。MoAir 近年更結合 AI 平台自動產生 ESG 報告,將傳統人工作業時間從數周縮
短到數小時,減少誤差並提高審核透明度。
歐盟碳邊境稅 CBAM 與投資潮觀察
歐盟 CBAM 正式實施後,未來數年將直接影響高碳排產業與出口導向型企業的利潤結構。許
多企業已提前投入碳盤查與低碳技術,並吸引國際綠色基金與 ESG ETF 投資。據 Bloomberg
報導,全球 ESG 投資規模預計 2025 年將突破 53 兆美元,顯示永續不再只是環保問題,而
是資本市場的必答題。
最新國際法規與趨勢
各國政府近年加快 ESG 法規布局,從美國 SEC 規定上市公司披露氣候相關風險,到亞洲國
家逐步跟進 GRI 與 ISSB 準則。企業若未跟上報告標準,將面臨監管罰則與失去品牌信任。
國際組織也不斷強化 SDGs 與 ESG 的結合,鼓勵企業主動將永續目標內嵌於營運流程中。
國際趨勢與未來挑戰分析
未來 ESG 的挑戰除了法規收緊,更來自消費者與投資人對企業責任的高標準期望。企業若未
善用 AI 工具與數據管理平台,將難以快速回應監管單位或供應鏈要求。ESG 已經從單一企
業責任,升級為跨部門、跨產業、跨區域的永續生態鏈。未來五年,誰能用數據說話、用科
技驅動治理,誰就能在淨零競賽中佔得先機。

結語:立即行動,與 MoAir 一起實現真 ESG
ESG 已不只是喊口號,而是企業生存必備條件。早一步規劃,就能搶先抓住國際品牌訂單與
資金青睞。MoAir 不只是空氣淨化專家,更是陪伴企業從 IAQ、AI 智慧監測到 ESG 報告一條
龍落地的可信夥伴。想讓 ESG 成為賺錢與省錢的助力?現在就與 MoAir 聯繫,為您的永續
轉型啟動實戰計畫!






留言